首届“穿内衣”的男足世界杯:智能背心背后的科技与专利博弈
从伊布到梅西,运动科技如何改变足球训练与战术分析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球迷注意到部分男足球员在训练中穿着类似“比基尼”的装备。这并非时尚噱头,而是由澳大利亚GPSports系统公司开发的智能运动背心,集成了传感器与蓝牙传输技术,可实时监测球员的跑动、速度、心率、转向等关键数据,并将信息同步至教练端主机,实现训练可视化管理[k]。
此类电子性能与跟踪系统(EPTS)在2015年7月才获国际足联批准用于其主办赛事,因此未能出现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国女足在同年10月的女足世界杯上率先使用该技术,而中国男足也在2015年亚洲杯期间采用类似装备,助力球队取得良好战绩[k]。
除GPSports外,爱尔兰STATSports公司也是该领域主要供应商,其Viper系列设备被巴西、德国、葡萄牙、比利时、英格兰等多支世界杯强队采用。设备体积仅如火柴盒,置于肩胛骨之间,可实时采集生理数据并预测伤病风险。梅西曾在巴塞罗那俱乐部使用该产品[k]。
然而,阿根廷队本届世界杯选用的是澳大利亚Catapult Sports公司的产品,同阵营还包括瑞典、埃及等国家队。埃及球星萨拉赫伤愈复出后的状态评估,预计将依赖该系统进行精准监测[k]。
职业级设备价格高昂,如山东鲁能曾在2013年以百万人民币采购20套GPSports系统,中超多家俱乐部如国安、恒大也相继引进[k]。
针对业余市场,国产品牌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简极科技推出的INSAIT K1系统,结合可穿戴设备与智能足球,实现数据采集与云端分析,功能接近国际水准,但尚未公布定价[k]。
ZEPP互动科技的腿套产品已上市,通过内置芯片记录冲刺、跑动、体能消耗及触球、射门等行为数据,并支持App视频自动打标签与集锦生成,个人版售价798元人民币[k]。
福建T-Goal公司则推出腕带、智能紧身衣与腿套三件套,总价不足300元,主打高性价比入门市场[k]。
从专利布局看,GPSports早在2002年即通过PCT申请(WO0239363A1)构建可穿戴设备基础架构,涵盖运动与环境数据采集;STATSports近年聚焦定位精度优化,提出基于场地标志物的协同定位技术(WO2017178777A1等);简极科技早期专注智能足球专利,现拓展至可穿戴设备及基站设计,其ZL201620598468.X专利将充电槽与基站集成于拉杆箱结构,提升便携性[k]。
ZEPP创始人韩铮拥有的ZL201110111602.0专利,已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多国获得授权,涉及运动类型识别与动作分解;T-Goal早期侧重GUI外观设计,近年逐步开展发明专利布局[k]。
此外,Catapult Sports、飞利浦、阿迪达斯、欧米伽等企业在该领域的核心专利亦形成密集布局,反映出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竞争的深度融合[k]。
来源:IP创新赢(ID:IP2win)
作者:张嘉凯 审协北京中心通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