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
ㄨㄤˊㄉㄠˋ
wáng dào
解釋
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思想。例湯、武革命順天應人,就是王道思想的發揮。
相反詞
霸道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思想。《書經.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昔者夫子閔王道之缺,傷斯文之墜,靜居以歎鳳,臨衢而泣麟。」
相反詞
霸道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王道,儒家認為作為君主應該推行的統治方法. 其核心是以道德與仁義為基礎,實現國家的治理. 所謂王道,要而言之,就是依正義與仁愛行政;與之相反是覇道,以武力與權力壓制民眾、統治人民 . 王道代表者孟子尤為重視《春秋》,特別強調「王道」與「霸道」之別 . 孟子認為,君主實行王道稱為王者,與霸主相對;與同時期法家韓非主張「霸道」形成對比. 《春秋》等儒家經典思想,君主應以王道統治人民,須由民意,即下方人民支持;與也許更重要之天意,即能反映民意之形而上之天之意志,來保證其正當 . 亦即君主代表上天,依天命君臨萬民,因此才稱天子,即天之子 . 王其實是取其字的樣子,上一橫代表天,中一橫代表人,下一橫代表地,一豎代表天地人合一的概念. 儒學追求自我修身「成己」,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物」,要達到最高效果必須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王道. 與大部份人對王道的誤解以為王指得是帝王霸王完全無關. 治世的帝王表面都崇尚王道,然而他們實行的其實是切合現實的「王霸之道」,即高壓與懷柔並重,王道與霸道的混合 ,也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或「儒表法裏」,而非如傳統文人以為的獨尊儒術. *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ㄨㄤˊ˙ㄉㄠ
wáng dao
解釋
北平方言:(1)指性子猛烈、劇烈。(2)指蠻橫、霸道。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王
道
列印
複製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