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一般规律

📁 365体育投注365bet 📅 2025-11-20 13:29:36 👤 admin 👁️ 4986 ❤️ 957
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当外界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分析器时,就会产生感觉。

分析器的敏锐程度是不同的,即人们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如一种极其微弱的刺激,一些人能够引起感觉,另一些人则不能引起感觉,前一种人的感受性要高些,后一种人的感受性要低一些。感受性的高低与大小,心理学上用感觉阈限的值来度量。

2.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非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的性质适宜外,还必须有数量限度。例如: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感受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听不见戴在手腕上手表的滴答声,这就是因为刺激物的数量限度还没有达到引起我们感觉的程度。如果要产生感觉,刺激物就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凡是没有达到这个数量的刺激物,都处于感觉阈限之下。把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它的强弱是用绝对感觉阈限值来衡量。

例如,把一粒粒非常轻的灰尘慢慢放在被试的手掌上,被试不会有感觉,但是一次次慢慢增加重量,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被试的感觉,这个刚刚引起被试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这里指尘埃的数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当引起感觉的刺激量不断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感觉受到破坏,引起痛觉。绝对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物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

(2)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是经常变化的。但微小的变化往往不被人觉察。只有减少或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才引起我们新的感觉。比如原刺激量是 100 克,加上 1 克,觉察不到 100 克与 101 克之间有什么差别。只有增加到 103 克时,才能觉出 100 克和 103 克之间有差别。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叫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threshold)。这里指的是引起的新感觉,而这种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是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说明人的差别感受性越低,反之,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高。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的适应。这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展开全文

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如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正在放映的电影院内,起初感到一片漆黑,但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清周围的轮廓了。这种由明到暗的适应叫暗适应。反之叫明适应。实验证明:人们在暗处停留一小时,对光的感受性可提高 20 万倍。需要注意的是,暗适应时间较长,全部完成大约需要 30~40 分钟;而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在 5 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

听觉适应。一般不太明显,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观察到听觉适应现象。例如,在工厂里强烈的机器声长时间持续作用于人,就会引起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甚至出现感受性明显的丧失。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嗅觉适应的表现。嗅觉适应表现为嗅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味觉适应较为明显。例如,饭店的厨师由于连续的品尝,到后来做出的菜会越来越咸。味觉适应也表现为味觉感受性的降低现象。

触压觉的适应更为常见。例如,冬天,我们刚刚穿上棉衣时,会感觉有压力,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压力的感受性会很快降低,甚至最终消失。温度觉适应也十分明显。例如,我们下到河里游泳时,起初感到河水是冰凉的,但经过三四分钟之后,就会感到河水不再是那样冰凉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刚开始感到水很烫,经过几分钟之后,就会感到水不再是原先那样烫了。

(2)感觉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例如,同样一个灰色矩形,处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暗淡些,处在黑色背景厂看上去明亮些。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时,产生继时对比。如,吃了糖后接着吃橘子,觉得柑橘很酸。

感觉对比可用于教学。如教学方法可以对比,外语单词可以对比。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设备、工艺管道的色彩设计,都要考虑到感觉的对比现象,机器的重要操作部分采用浅黄色或白色,目的是与沉重、色重的机器加强对比,便于识别,以提高效率。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使其升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用刀子沿着玻璃边划出来的吱吱声会使不少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微弱的听觉刺激能提高

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等。

美国康乃尔大学心理学家达伦巴赫(Dallenbach.km)等人做过的盲人能借助耳朵“看”路行走的实验,他们把盲人的头部用毛呢面罩和帽子盖住,盲人仍然可以走近墙壁时停下来。但若是将其耳朵堵上,他就一直向前走而撞到墙上,这说明听觉可以补偿盲人的视觉丧失。

3、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他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如有音乐造诣的人,听到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是一种视听联觉。如果特定的音调引起特定的色彩感觉,则为色听现象。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产生联觉。

联觉的形式很多,最突出的是颜色联觉。色觉可以引起温度觉,所谓暖色调和冷色调即由此而来。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觉,如淡雅色调的家具给人轻巧的感觉,深色的家具给人厚重的感觉。

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而得到提高。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相应的感觉就发展起来。例如,专门从事织造黑色织品的工人能分辨出 40 多种深浅不同的黑色,而普通人只能分辨出 2—3 种黑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